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有关延迟退休的具体改革方案,并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再考虑到去年底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要出台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可以说,延迟退休这个近几年两会上频繁出现的话题已经快到了落地的时候。那么,面对潜在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我们准备好了吗?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深入分析延迟退休的意义和目的,这样才能知道需要准备什么。对于延迟退休,我们通常看到的逻辑路径是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导致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足,所以要延迟退休年龄来缓解基金亏损。这个逻辑毋庸置疑,但其实并不是延迟退休的主要意义和目的。解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亏损其实有很多办法,例如政府转移支付、提高保险缴费、降低退休福利等等。但是,不管什么办法,总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包括延迟退休政策,这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延迟退休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给个人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来满足精神和物质需要。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期望寿命越来越高。拿中国举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仅有40岁左右,到了1978年时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已经接近70岁,比解放前增长近一倍。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4.83岁。居民不仅寿命提高,健康状况也有了大幅上升。这给居民退休后的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精神财富的满足。而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给大多数人一个积累更多财富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另外,延迟退休年龄可以让更多人继续发挥他们的技术和作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处于重要工作岗位的个人,延迟退休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当然,对于一些体力劳动者而言,身体机能的衰退使他们无法继续之前的工作,需要正常退休甚至提前退休。所以,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给个人更多的选择权和可能性,用灵活的方式弹性调整退休年龄。
其次,我们来看看延迟退休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障碍。虽然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延迟退休意味着增加工作时间,减少领取养老金的年限。这关系到每个公民,引起民众的反对和压力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牵扯到了维护社会稳定问题,务必十分谨慎。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大局的稳定。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政策讨论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出台的原因。延迟退休的另一个阻力来自就业压力。很多人认为就业人数的总池子就那么大,退休的人少了,空出的位置就少了,年轻人就业和升职的空间也会变少,使得青年人口未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其实不尽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活动并不是固定的,就业人数这个池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延迟退休会使得高年龄段人口的收入增加,从而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这会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加就业,扩充这个池子的容量,并形成良性循环。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高年龄段人口和低年龄段人口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使得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新员工的需求并不会减少,因为他们大量的工作并不会被高年龄段人口所替代。欧美很多国家的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也都不支持延迟退休对年轻人就业的挤出效应。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的讨论和分析,比如北京大学张川川和赵耀辉教授的研究、复旦大学封进教授的研究等等,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延迟退休并不会造成就业挤压效应,反而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因此,政府需要进行更多的教育和宣传,来让公民理解延迟退休的重要性,缓解大家的压力,减轻政策推出的潜在阻力。
最后,当未来延迟退休的政策出台之后,有哪些辅助政策和措施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过渡呢?在延迟退休年龄之后,居民的工作时间增加,潜在退休时间可能减少。影响未来退休生活的养老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采用三支柱的体系,但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所占比例过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总体规模不足,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才刚刚开始试点,尚处于起步阶段。这种结构显然是不平衡的,也是无法持续的,需要尽快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来辅助延迟退休政策。去年十四五规划中就曾经提到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前几天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那目前该如何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呢?结合世界其他国家养老金市场发展和一些典型养老基金公司的经验来看,养老保障制度和金融产品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依托关系。以美国为例,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也碰到了严重问题,缺乏与需求匹配的金融产品,使得养老基金收益水平不足,居民投资意愿不足。但后来一些基金公司发现了这一需求,开发了这一市场,利用养老目标基金等金融产品来满足居民养老的切实需求。政府也适时推出政策支持,使美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养老计划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资本市场借此机会获得了不少资金支持,居民的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加,形成了良性循环。美国政府延迟退休的政策也得以顺利进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养老市场和养老目标基金共同发展的经验十分值得中国学习。借助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有助于增加居民对制度的信任感,使得延迟退休政策顺利运行,并发挥其真正作用。
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不适应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而且亟待推出。但在设计延迟退休政策的过程中,务必充分考虑我国人口、经济、政治等因素的特点,设计便于接受的渐进式弹性延迟退休政策。同时,还要重视对政策的正确宣传和教育,增加居民对制度的信任感,并尽快完善辅助政策,借助资本市场,顺利完成制度的过渡衔接。
陈凯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数学学院统计精算系精算学博士、北美准精算师。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中国精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养老金保险设计以及定价、量化金融学、全面风险管理。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保险学会等多项课题。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陈凯
美编:山竹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