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21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北大经院两会笔谈 | 锁凌燕:保障+服务——新时代保险业的重任

发布时间:2021-03-18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回初春举行的“两会”,对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谋划和讨论。报告全文共有14处提及“保险”,其中11次是在“2021年重点工作”部分,提及包含“保险”二字的“主战场”包括:服务就业优先政策——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等,“放水养鱼”,稳定现有岗位,支持新就业形态;投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保险业改革,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完善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进一步明确了出口信用保险在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稳外贸方面的重要地位;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切实增进,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加强民生基本保障……

  

  细读“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读出新的发展阶段对保险业的期待和要求。一方面,保险业需要一如既往地拓展强化保障功能,发挥其核心制度优势,帮助企业和群众转移经营和生活中的风险、增强安全感,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创造创业动力、促进生产消费、参与国际合作、增进民生福祉等各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保险业要“提升服务功能”,这是对保险业的更高要求。进入发展新阶段,作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保险业要更注重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目的出发,通过服务功能的升级换代与服务模式的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为社会提供高增值的现代服务、高水平的消费体验,从而实现行业功能进一步升级。

  

  那么,如何理解保险服务的内涵?可能至少包括这样几类:

  

  一是保单服务。保险业发挥保障功能的基础,就是要构建风险池,完成风险交易的撮合,并以此为基础提供风险分担的机制,继而衍生出精算、承保、理赔、保单保全等各项服务。从目前来看,保险业还不同程度存在销售成本高、风险撮合服务效率低、销售服务不规范、理赔服务不及时等问题,消费者满意度仍然有待提升。

  

  二是风险控制服务。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仅仅是提供经济上的补偿和保障,还包括借助其合同设计和专业能力,激励并帮助客户降低风险、规避损失,基于对风险发生及传导机理的理解,对风险链条的关键环节进行积极干预。例如,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为承保企业提供地区风险预警服务,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户提供气象服务、自然灾害及异常气候的防范指导等等,都有助于风险“减量”,形成行业、消费者、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是财务管理服务。保险业因其收取保费构建资金池以分散风险的机制安排,天然带有金融属性,保险产品也是消费者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个人可以通过保险安排,改善风险承受能力,优化储蓄投资结构,更好降低财务脆弱性、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传承等等各种理财目标;企业也可以通过保险安排,进行税收筹划,降低损失发生时的再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这就对保险业适应企业和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高质量创新产品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四是保障关联服务。保险只能提供经济上的补偿,消费者遭受损失后,还需要相关服务来修复或者替换受损标的、改善健康、便利生活,所以,保险业延伸触角、延长价值链,与各相关产业、乃至消费者生活之间的互动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综合来看,面向“十四五”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保险业要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服务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抛弃传统的经营模式,以敏锐的眼光、创新的思路,推动“保障+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行业不能仅只关注风险事故发生后的理赔,而且要关注行业经营所依赖的核心——风险标的,关心消费者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关心消费者所珍视的财产的安全和保全,关心生产经营活动的顺畅和效率。

  

  为了实现这种转变,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经济社会中的渗透程度,推动“两合”发展成为保险业的“新常态”:“技术融合”——伴随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迭代,保险业不仅可以借助技术升级原有业务流程,实现精准定价、精准营销、核保理赔数字化等保单服务,而且有条件实现数字化转型,以保单为“媒介”提供全面的风险控制服务,例如,为客户提供健康指标连续监测服务,指导客户采取适当的保健措施和干预措施;借助可穿戴设备收集客户行为、位置信息等,借助风险定价机制激励客户的健康行为、安全驾驶行为等等。“服务整合”——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势必不能只是提供服务的简单“加法”,而是要做“乘法”,要根据“人本位”、“客户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对象为核心配置资源,在各种服务之间形成有效互动、相互衔接、提升效能,以更有效地提供服务组合。保险业作为风险管理枢纽,具有协调不同服务的机制优势,也应该发挥好这种优势。

  

  

  锁凌燕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任助理。从事保险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锁凌燕

  美编:山竹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