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我们认为,在这些方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有效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促进竞争、深化分工的优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需求侧来看,市场机制直接体现在交换环节,而交换的前提是社会分工,分工越细,市场机制越有效率。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只有大规模集聚才能产生效率,因为市场规模决定分工的深度,市场容量越大,消费者人数越多,需求越丰富,分工越细、越深入意味着产业链的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也就越高。市场只有发展到足够大的规模以后,一些小众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盈利。比如,在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子开餐馆,大概赚钱很难;在上千人的小镇开饭馆,才有盈利的可能;在几万、几十万的城市里,可以开很多家饭店,甚至多种菜系的酒店,而且还有利可图。
从供给侧来看,以前认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劳动力成本,但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只占10%左右,仅影响总成本几个百分点;而生产一旦达到足够大的批量,就能大幅度分摊在研发、投资、物流、市场开发、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成本,劳动力成本也会随之摊薄。从这个意义上讲,规模经济可以影响制造业成本的30%-40%。某种产品只要在中国大批量生产,马上就能大幅度降低价格,这正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竞争威力所在。
40多年改革开放,从利用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到发挥市场引导企业的基础作用;从赋予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到确定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直到现在市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还有不少障碍,市场分割把一个巨大的市场分割成若干个小规模的市场,直接制约了市场潜力的充分释放。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作为供给和需求见面的场所,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商品和要素在循环过程中、在市场和经济主体之间自由流动,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做到人尽其才,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清除市场壁垒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市场流通成本,为市场主体开拓创新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能够有效扩大市场规模容量,释放需求潜力,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
建设有效市场,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才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是通过市场协调机制来实现的。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协调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关系。由于市场分割的存在,分布于城乡和不同地区的市场主体,常常会因为规则不统一,在市场信息的发现和传递上受到干扰,信号失真会干扰市场协调作用。统一大市场要求市场规则在全国范围内一致化,让市场参与者基于统一的规则来行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只有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资源要素才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配置到效率更高、效益更大的部门、地区和市场主体,进而提升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情况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助于稳定发展预期,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而且对于激励创新、促进竞争,优化分工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但市场配置资源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追求效率,但不能保证公平。除了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市场失灵以外,市场在其他领域也存在着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离不开有为政府,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全国统一大市场都需要政府积极有为,政府和市场的有效互动是健康的经济体制的必备条件。
政府能够弥补市场失灵,但必须意识到政府也存在越位、缺位的风险。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行业垄断、所有制歧视、市场准入限制等仍未彻底消除,这些问题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共享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都有不利影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在顶层设计上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进入壁垒,构建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可以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发展潜力,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鼓励创业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以“政府有为”助推 “市场有效”,政府到位而不越位,有作为而不乱作为。建设有为政府,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职能;实行竞争中性,无论是国企、民企、外企,还是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一视同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让需求更好地引领优化供给、供给更好地服务扩大需求;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所以,市场不仅规模要大,而且质量要高,必须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加快从市场大国向市场强国迈进的步伐。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政府是一只看得见的手,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都要搞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协调配合。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松绑支持,简政放权,不要进行干预。
作者简介
王大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学、东西方文化和经济行为、经济形势分析、企业竞争等。
张哲婧,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在贵州电视台等卫视工作,现在东方大学城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传媒经济学等。
赵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价值链与产业升级、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等。发表CSSCI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高校博士点基金等多个课题。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