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北大保险评论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刘新立:“新冠”疫情对保险业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0-02-07

  一月份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打乱了十四亿人原本正常的生活节奏,也对保险业产生着一系列的影响。

  短期来看,对于寿险业来说,首先,近一段时间,人员流动以及社区防控力度空前,寿险业代理人的拜访也随之陷入停顿。近些年来,个人代理渠道和银行代理渠道成为寿险业两大业务渠道,合计贡献保费在九成以上。而随着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万能险等理财类产品高度依赖的银保渠道逐渐萎缩,如今的上市险企乃至整个寿险业都在进一步巩固个险渠道发展,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间,个险和银保的各自贡献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个险保费的贡献比重从2016年的36%到2017年的50%,再到2018年的近60%。考虑到人们对病毒人际传播的担忧,代理人展业及拜访的停顿可能是寿险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虽然与疫情相关的索赔费用仍不确定,但众多可能的患病被保险人未来治疗的医疗费用将会给保险公司带来系统性负担。目前看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死率较低,所以最终死亡索赔的影响可能也将是比较温和的。

  对于财险业来说,疫情带来的压力较大,主要包括,近期内旅游取消保险的索赔急剧增加;如果疫情迟迟得不到缓解和消除,业务中断以及其他一些责任保险索赔率可能也将大幅增加;经济放缓可能导致信用担保保险合同的索赔率上升;疫情爆发还可能影响2020年初的汽车销量,这使得本已暗淡的汽车保险增长前景更加不乐观。

  对于保险投资方面,疫情爆发以及众多省份启动一级响应,势必增加经济放缓的压力,进而导致股票市场波动性增大,影响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从上市险企的年报预告来看,2019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施行后,企业所得税费用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就是股票市场收益率高,权益市场尤其是险资偏好的大盘蓝筹表现较好,带来投资收益大幅提高。因此,短期市场如果受疫情拖累,会使保险公司业绩增长雪上加霜。

  当然,短期影响也不仅仅是负面的,此次疫情是一次典型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小、损失巨大,这正是可保风险的重要特征。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卫生习惯教育的同时,对于保险这种防范风险损失的金融手段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消费者培育的时机,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有一定正面影响。促进线上销售的发展。因为疫情爆发恰逢春节假期,大家都在家里不能出去,对网络及自媒体上不断更新的相关信息更为关注,粘性更高,同时因为担忧心理,除了更加注意相关保障方法之外,也使得消费者在面对有关保险产品时,更能以一种风险保障的视角去解读。这将会促进线上保险的销售。此外,我国800万寿险代理人当中,有近一半是在2015年之后才开始涉足这个行业,这些代理人有很多更了解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加之近几年来保险公司意识到提升代理人“人均产能”已成为公司动新业务价值的共同战略,纷纷启动了增加个险营销人员专业技能,保持个险竞争力的措施,因此这个特殊阶段也是代理人获客方式转变的一个契机。例如有一些代理人就抓住这个机会,组建了微信群,一方面分享防疫知识,一方面宣传保险知识,效果很好。

  长期来看,此次疫情爆发事件对于保险行业发展来说则是在挑战中蕴含着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疫情发生后,众多保险公司不仅第一时间为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捐赠专属保险保障,而且宣布取消关于医疗险赔付的药品限制、诊疗项目限制、等待期限制等各项限制,自动将新冠肺炎纳入承包范围,简化理赔手续等,此外部分保险机构还扩大了原有保险的承保范围,这些举措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社会责任感,令人感动与赞许,也加深了公众对保险的认知。第二,重大风险事件历来都是会激发公众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视,在寿险业方面,消费者由此会更加注重风险保障,这不仅体现在接受了一定的个人卫生习惯等类似的控制型措施,也会更为认可保险这样的金融措施。保险业应加大宣传,使得消费者认识到,病毒扩散等各种突发事件来得猝不及防,侥幸心理就意味着不安全、意味着暴露于巨大的风险之中,由此,此次疫情将会提高大家的保险意识,进而有助于寿险业的长期发展。先以健康险及养老险等产品为出发点,将公众对保险的印象过多停留在理财、获得投资收益的层面,引导到领会其风险保障的层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中国寿险业的增长潜力依然强劲。第三,就像此次疫情极大促进了在线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一样,无法面对面交流也将使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远程分销业务的发展,技术进步更为这种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工具,这将推动传统保险分销方式的加速革命。第四,疫情爆发对旅游、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有直接的冲击,其他很多行业也会受到间接影响,对财险业来说,众多企业客户将更加重视未来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业务中断等责任险的需求可能会增大。我国财险业很多年来都是车险业务比例占大多数,而当前在新车销售增长放缓、商业车险定价改革等多重作用下,占国内产险业七成份额的车险市场保费增长持续放缓,承保面临接近盈亏临界点的严峻态势。但实际上,财险业务涉及的风险众多,经济越发展,风险越凸显和复杂,对于保险的需求就越大。非车险领域的需求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车险市场面临的不利局面,而这将促进财险公司承保专业知识和定价技术的提高,进而提高财险业的发展水平。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683期,2020年2月7日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