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北大保险评论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陈凯: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养老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2-01-24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经济水平保持持续恢复发展态势。然而,在人口结构方面的数据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021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人口净增长仅有48万。人口净增长这一数据创出近年来的新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利用人口的优势,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使人口机会与经济社会政策完美匹配,成功收获了人口红利,也带来4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近十几年来,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同时,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使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人口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失衡,这一失衡在中国养老制度中的体现尤为明显。《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5621亿人,其中,参保职工3.2859亿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762亿人,制度内抚养比为2.57。这意味着每2.57个参保人员的缴费就要支持一个退休人员的收入。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制度抚养比还会继续降低。这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此趋势下,有些专家提出了不适当的建议,如将养老金和生育率挂钩或挪用养老金用于生育津贴等。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完全违背养老金制度本意的。养老金制度,尤其是基本养老保险应该是社会保险的核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之一。自1997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目前这个体系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和不断降低的生育率让这些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出现下滑。2020年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8317亿元。这一数字相比2019年下降了6306亿元,下降比例约11.5%。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基金结余很快会被耗尽,给财政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是企业年金覆盖面和覆盖程度严重不足。2020年年末全国有10.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718万人。对比全国上亿家的企业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45621万参保人群而言,这一覆盖比率实在太低了。同时,2020年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22497亿元,人均不足10万元,保障程度也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是个人养老金起步较晚。201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才正式开启了我国的个人养老金体系。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讨论多年的第三层次个人养老金才得以正式启动。

 

  放眼全球,世界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受到低生育率和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的影响。这些国家也都在根据其国情尝试调整养老保险制度,试图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困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个人认为有三点改革要尽快抓紧启动。

 

  一是调整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参量。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很多参量都已经严重过时,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例如法定退休年龄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严重低估,实际缴费率低于制度缴费率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基金的亏空,影响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因此,现阶段亟待对这些参量进行调整,并在未来形成适当的调整机制,保证基本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企业年金的税优优惠力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压力与日俱增。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作为第二层次的保障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而企业年金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则有所放缓。税收负担较重是造成很多企业不愿意设立企业年金的原因之一。适当增加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开设企业年金计划的意愿。

 

  三是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账户发展。由于我国个人养老金计划启动较晚,很多人对这一制度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需要从制度设计、政策扶持和公共宣传三方面共同入手:采用有吸引力的制度设计,利用个人账户制度来增强个人养老金的便携性和可操作性,并实施市场化运营,提高收益水平;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如财税优惠政策,为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开辟一个快车道;加大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公共宣传,让大家了解其作用和优势,扩大覆盖面。这样才能发挥其补充养老的作用,真正完善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2021年的统计数据再次给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敲响了警钟。低生育率带来的后果可能不会马上显现,但其严重程度毋庸置疑。千万不要等到问题真正出现再去临时调整制度,进行改革,一定要提早入手,防患于未然。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758期,2022年1月21日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