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财经时评»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王跃生:“欧盟与中国: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基石”

发布时间:2020-01-06

  抗衡逆全球化势力,需要一些力量来引领。如同当年美国主导美式全球化进程一样,需要一些重要力量维护全球化大局,引领新的全球化方向。在当下,这个力量非欧盟与中国莫属。

  岁末年初,国际经济领域并不平静。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更令人们对全球经济前景喜忧参半,心情复杂。

  第一件事是好事,中美经过近两年的谈判,终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第二件事,英国的约翰逊政府在“圣诞大选”中获得绝对多数,英国脱欧有望摆脱久拖不决的窘况进入快车道,英国脱欧不可逆转,即将到来。这可能是英国式孤立主义的胜利。第三件事情,美国总统特朗普启动了对欧贸易战,即将对欧盟的许多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而以法德为首的欧盟看来未必会束手就擒。美欧贸易战即使不会真的开打,也肯定会经历长期复杂的谈判与博弈。还有第四件事,美国的阻挠终于使WTO争端解决机制陷于瘫痪,WTO最重要的功能——争端解决——也终于失灵(WTO另一项重要功能是贸易谈判,这一功能随着多哈回合的失败已经处于瘫痪状态)。WTO有点名存实亡的味道。

  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例子。不过,仅以上几件就足可表明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遇到很大挫折。连这些年搞得如火如荼的各项领导人峰会,也多少受到牵连,坊间对这些高官各说一通的自由论坛能解决什么问题信心不足。多少论坛也敌不过一两个特朗普式的孤立主义政策,其背后则是逆全球化在很多国家拥有民意支持。

  然而,人类社会毕竟走到了全球化时代,一旦进入这个时代就不可能再退回去,如同人类不可能从青铜器时代退回到石器时代一样。不要说科技进步使人类在交通、通信、语言、生活方式上已经极大地拉近、趋同,地球村的环球同此冷热成为现实,人们不可能退回去,就是当今时代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资本的力量,也绝对不会允许从全球化经济体系退回到孤岛时代。

  这方面,资本的物质力量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不要看如今特朗普和约翰逊似乎强大无比,一旦他们的逆全球化政策实质性影响到资本的利益,资本就会要求他们改变。“不换头脑就换人”,天下一理。更何况,世界毕竟不是只有英美,还有诸多支持既有全球化趋势的重要力量,比如欧盟,比如中国。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然而,在一个时期,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替发生也是正常的,比如在当下这个时期。因此,抗衡逆全球化势力,需要一些力量来引领。如同当年美国主导美式全球化进程一样,需要一些重要力量维护全球化大局,引领新的全球化方向。我们认为,在当下,这个力量非欧盟与中国莫属。

  说欧盟和中国是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引领力量与基石,首先是因为欧盟和中国是当今世界能够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中的最大经济体。历史经验表明,能够引领全球经济趋势的,一定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体。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体量超过美国,虽然欧盟的松散结构和在新技术、新产业上的弱势地位使其难以单独抗衡美国,但毕竟是曾经辉煌过的现代世界体系的创立者,如今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单个国家体量小于美国,但发展态势、增长潜力和独特的制度优势,都超过美国。这使得中国和欧盟如果能联手,完全可以支撑经济全球化的大局。

  说欧盟和中国是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引领力量与基石,还因为中国和欧盟具有经济发展上相近的客观需求,都需要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当今世界经济中,美国和英国在经济结构、发展特点与利益诉求上最为接近,英美又是天然盟友,使他们很容易形成一致政策与阵线。当年的里根经济学与撒切尔经济学和今天的特朗普主义、约翰逊主张相映成趣。而欧盟和中国虽然发展阶段不同,但都以工业为主导经济的基础,都需要世界市场,都需要自由贸易,都主张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这与英美两国更关注金融、服务业开放,或主张极端自由化形成鲜明对照。

  说欧盟和中国是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引领力量与基石,也因为中国和欧盟对经济全球化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中国和欧盟都主张全球化,但都认为全球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当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允许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形态、不同制度与文化基础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政策,承担不同的责任。

  说欧盟和中国是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引领力量与基石,更因为欧盟和中国具有某些近似的价值观和处事之道。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唯恐失去世界霸主地位。欧盟各国如今都没有称霸世界的雄心和能力,加之几百年的殖民历史使其对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有更深的理解。他们主张多极化,主张各种制度和文明共存。这与中国主张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具有共同性。中国也反对单极化,反对一家独大,这成为中国与欧盟在经济全球化上具有合作空间的文化基础。

  总而言之,在今天世界,如果欧盟与中国能够“求同化异”,积极合作,未来的经济全球化可期。这,或可算作新年的愿望吧。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北大国际经济观察》2020年1月6日)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