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两会”笔谈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信用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
  • 科研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
    工作坊
    学术午餐会
  • 财经时评
    北大保险评论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经济科学
  • 金融工程实验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财经时评» 北大国际经济评论

李权:中国进出口开局良好,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9-02-25

  简介:中国外贸发展当前的基本面良好,政策环境不断改善,蕴含着新的发展潜力。

  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国际经贸秩序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党的十九大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去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充分展示了中国高水平全面开放的贸易大国姿态,今年开局的统计中,中国外贸运行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中国进出口开局良好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今年1月中国进出口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总体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1.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3.9%;进口1.2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9%;顺差2711.6亿元,扩大1.2倍(按美元计,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959.8亿美元,增长4.0%,其中,出口2175.7亿美元,增长9.1%;进口1784.1亿美元,下降1.5%;贸易顺差391.6亿美元,扩大1.1倍。)

  第二,结构优化。从地区结构来看,中国对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月,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9%、20.5%和10.3%。对东盟、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分别增长17.6%、17.4%、16.1%和21.6%;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出口增长11.5%,较整体增速高2.8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至28.2%。

  从商品结构看,今年1月,机电产品出口8575.1亿元,增长11.5%,占比达到57.1%,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0.1%。其中,集成电路、汽车及其底盘、计算机及其部件等产品出口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出口金额分别增长30.3%、36.5%和14.3%,出口单价分别增长34.6%、17.2%和19.3%;服装、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104.4亿元,增长17.4%;原油、天然气、煤炭等10大类大宗商品合计拉动进口增长1.7个百分点。

  第三,动力转换。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7773.6亿元人民币,增长21.9%,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至51.8%,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出口1456.4亿元,增长8.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764.7亿元,增长5.7%。从贸易方式看,今年1月,一般贸易出口8963亿元,增长20.9%,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至59.7%,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5%;加工贸易出口4359亿元,增长3.0%。

  基于中国外贸的良好开端,中国在一系列重大事项中取得进展。2月14~15日、2月21~22日,第六轮、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贸易谈判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举行,美方考虑推迟原定于3月2日提高关税税率的计划。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标志着十九大以来中国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一带一路”框架的重要载体正式启航,其制度创新、科技引领、金融枢纽、生态经济的开放型经济体战略定位,推动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中国当前高水平全面开放进程中的“三大区域开放优化格局”。2月20日,“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关系向信息互联、民心相通的方向发展。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征

  中国高水平全面开放格局的路径呈现出三个特征:首先,原有的向东开放、向海洋开放、向发达国家开放的格局在更高水平上开拓创新,具体体现在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建设、减缩负面清单和提高准入前国民待遇水平;其次,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基础上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大湾区;最后,更多向西开放、向陆地开放、向周边发展中国家开放,因循“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让内陆河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末端成为开放的前沿。

  当前中国高水平全面开放的路径选择是契合当前全球经贸新秩序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的:

  第一,从总体世界福利出发,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0年,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全球贸易稳定增长,只有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作为主旋律,才可能防范一国生产能力提高造成损害他国整体福利的结果,以及由此导致的重大利益冲突。

  第二,从具体模式考量,传统的欧盟一体化路径是基于商品合作的关税同盟、到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再走向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统一,而中国的优化区域合作路径呈现出国内区域合作的对外辐射,具有更加坚实的腹地根基,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联动,更符合现代国际经贸的复合化特征。

  第三,突出制度包容与创新机制的现代国际经贸特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生态经济、多元化是近年来一系列重大举措的突出特征,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涵盖了“一国两制”、格外强调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作为金融开放的前沿紧密结合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推进。

  新年伊始的良好开局,为中国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而不断提高全面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外贸发展当前的基本面良好,政策环境不断改善,蕴含着新的发展潜力。只有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贸易强国建设进程,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方能保持外贸平稳发展与提质增效。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中国立足自身、稳步推进,在建立多元化的世界经济进程中,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全球治理与国内治理、技术革命与工业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创新思想观念、扩大政策选择空间、突破既得利益束缚,重建理性的世界经济,创建高效运作的国家经济体系和更健康的全球化。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2月25日)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