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第52场在承泽园246教室举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石菊副教授作为演讲嘉宾,以“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来自中国的证据(Provider Payment Reform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Diagnosis Related Group (DRG) Implementation)”为题,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五十多位师生作了报告。经济学院秦雪征教授、袁野助理教授、王耀璟助理教授、梁远宁助理教授参与了工作坊,国家发展研究赵耀辉教授、张丹丹副教授线上参与了工作坊。
医疗花费快速增长带来的财政压力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而改革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是控制医疗花费的重要途径。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达国家开始推行预付制度(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PPS), 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付费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11年开始,我国在部分城市试点推行DRG付费改革以控制医疗花费增长。当前,关于DRG付费方式的效果和影响的研究多聚焦于发达国家,鲜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证据。在这一背景下,石菊的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医院决策的理论模型来预测实施DRG后的政策反应。随后,她使用来自中国西部某市的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实施DRG改革后,平均每次住院的可报销花费下降了7.6%,且这一下降主要是来自于医疗服务使用量的减少,其中,医保目录中乙类药品使用量的减少主导了这一效应。同时,DRG实施后住院数量上升了10%,但住院收入并无显著变化。此外,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DRG改革导致了病种升级和推诿病人的现象。
与会师生就模型设定、研究意义等方面与演讲嘉宾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石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她的专业是健康经济学,长期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她的研究关注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与评估,包括医保支付制度的设计与政策评估、医疗保险报销制度的设计与对患者行为的影响,以及药品政策对医疗系统的影响。石菊,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在加入北京大学之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她的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国内顶级期刊,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同时,石菊还担任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秘书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截至2021年上半年十个工作坊共计举办了315场活动,其中2021年上半年举办了106场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侯曼麒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