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学科专业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学科动态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财政学系» 学科动态

林双林:人民财评: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养老金缺口?

发布时间:2013-04-09
养老保障问题历来备受社会关注。多年来,我国职工养老社会统筹账户入不敷出,动用了个人账户的资金,导致个人账户缺口(即养老保障债务)不断增长。若不及早防范,缺口规模会越来越大,引发危机。针对如何填补个人账户缺口,有人认为应该动用财政收入,有人认为应该发放国债,更多的人认为应该动用国有资产,也有人认为应该动用外汇储备。这些办法都不是长远之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不可持续。养老保障体系必须自身可以平衡。 首先,财政和养老账户是各自独立的。财政收入有财政收入的用途。随着财税改革不断深入,各种税收的用途应越来越清楚。这样,百姓纳税就心里明白,纳税意愿就会提高。养老账户的收入专门用于养老支出,不能长期依赖财政收入,况且财政也有赤字,债务已经不小。绝大多数国家财政和养老账户是分开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连年,一般性政府债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0%。然而,养老社会统筹账户却有占GDP近20%的资金积累。 发放国债填补个人账户缺口或偿还养老保障债务,即把养老账户的债务变成一般性政府债务,是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这种做法一是寅吃卯粮,把负担向后代转嫁;二是不可持续,欧债危机和美国的“财政悬崖”都已经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动用国有资产和发放国债实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资产少了,一个是债务多了,两种做法的后果都是国有净资产减少。常言道,“坐吃山空”,国有资产也不是用之不竭的,依赖国有资产解决不了长远问题。 动用外汇储备是不可行的。外汇储备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国家财政的钱,是企业和个人从海外赚来的钱,或者外资和外国人投放到中国的钱。中国人民银行拿了外币,给出对应数量的人民币。如果不搞通货膨胀,人民银行应该相应地以其它方式(例如出售银行持有的国债)收回同样数量的人民币。不然,拿了外币,只发行人民币,搞通货膨胀,就是向百姓征“通货膨胀税”了。这笔钱用于社保,就等于发行货币填补社保缺口。 那么,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障账户缺口日益扩大的问题呢? 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的做法,或许其中有可取之处。面对人口老龄化,美国早就未雨绸缪。上世纪80年代初,当“婴儿潮”一代人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美国就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税率,增加社保基金的积累。1980年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养老保险总税率为10.16%(雇主雇员各半),后多次上调税率,1990年达到12.4%。2011到2012年雇员缴纳的养老保险税率从6.2%短暂减少到4.2%,使得养老保险总税率降到10.4%。为应对从2010年开始出现的养老账户赤字,奥巴马政府又将2013年养老保险税率恢复到12.4%。到2012年养老统筹账户资金积累超过2.7万亿美元,占GDP的18%。美国社会养老金发放水平不高,且比较均等。另外,美国还激励人们延迟退休,由62岁到67岁。 最新预测显示,到2033年前养老账户不会有缺口。 我国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使其具有长期自身平衡的能力。一是增加社会保障账户的收入,二是节约支出。我国目前养老保障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率已达20%。加上中国正在城市化,交费的人相对较多,养老账户收入增长很快。据统计,2000年到2011年,养老金个人账户加社会统筹账户的收入增长率为 17.1%,支出增长率为15%。然而,我国养老账户缺口却不断增加,目前约占GDP的 2%。 我们必须完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使之能够积累资金,以填补未来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收支缺口。在收入方面,由于养老缴费率已经很高,再增加难度很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高养老基金收益率。在支出方面,应避免过高的养老金发放,缩小养老金差别,并激励人们延迟退休。 其它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尽快改革,保证社会公平和可持续。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替代率高达90%以上,与职工养老替代率相差悬殊。美国联邦雇员1984年以前也加入专门的公务员退休体系,养老金高于普通民众。1986年美国修改法律,减少公务员的养老金待遇。从1987开始,政府要求1984年以后工作的联邦雇员必须加入全民社会保障体制,同时可以参加联邦养老体系,待遇大幅降低。我国除收入分配差距大外,养老金的差距也很大。目前,老百姓在养老问题上主要是“患不均”。行政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应该尽快纳入全国职工养老保险。 近年来,我国还建立了新农保体系,给农村老人发放为数不多的基本养老金,由财政负担。未退休的农民的养老交费都记入个人账户,政府还补贴。基本养老金加个人账户补贴会使财政负担越来越大。新农保也应该从国家一般性财政预算中剥离,确定自身的资金来源,这样才可持续。 我国应该从长计议,从增收节支入手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保证社会统筹账户在长期内平衡,使人民老有所养,安居乐业。(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财政学系主任、教授)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