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
,“2010中国平安励志计划思享沙龙”在厦门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和中国平安集团的专家和代表,围绕“中国保险业‘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这一会议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博士应邀参加并发言。
郑伟在发言中谈到,2011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保险业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即是如何提高“保险公信力”。中国保险业目前面临严重的“公地悲剧”问题。下一步怎么办?有两种基本做法:一是从问题入手,抓市场行为等领域的监管,比如关于规范保险电话营销和电话约访,关于规范银保业务,关于加强行政处罚力度等,然后再逐步推向深入;另一种做法是从顶层设计入手,着力解决根本性问题。第一种做法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效的,但其局限是最后容易留下一些“难啃的骨头”。第二种做法难度较大,但一旦解决,许多市场行为的棘手问题将迎刃而解,而且,改革到了一定时候,当第一种做法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时,第二种做法就是不得不采用的“攻坚法”了。
当前,欲解决“保险公信力”问题,防范出现行业系统风险,局部监管已经不够了,已经到了需要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时候了。比如,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就是当前的一项事关“提高保险公信力”全局的重点任务。对于这项任务,虽然监管机构下发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但是坦率地说,改革思路并不清晰,下一步还亟需汇集各方智慧,群策群力,以求解决之道。一旦保险公信力问题得到解决,保险行业形象提升,那么许多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都有望获得突破,比如巨灾保险的框架构建、养老和健康保险的税收优惠、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
郑伟还谈到,
2011年12月11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届时,对中国入世十年的评估、反思和未来展望将出现一个高潮。如何评价作为入世排头兵的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将是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普华永道《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调查,有31家外资保险公司降低今后3年市场份额的期望值,寿险公司预计其市场份额到2013年将保持目前5%的水平,而财险和意外险公司对未来3年的份额预期则停留在1%左右,与目前基本持平。2011年或者“十二五”期间,交强险是否对外资产险公司开放,50%的合资比例限制是否松动,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如何布局兼并收购,都将引人猜想。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