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学科专业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学科动态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学科动态

专硕_180:创新医疗器械(人工心脏)SPAC投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3

  朱金虎(中投同和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6月5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三十周年系庆系列活动曁第180次保险专硕讲座于北京大学地学楼举行。中投同和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资深投资人朱金虎先生以“创新医疗器械(人工心脏)SPAC投资分析”为主题,从行业分析、SPAC投资架构等角度介绍了人工心脏的投资项目。讲座由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朱南军教授主持。

  

  (图1 朱金虎演讲中)

  首先,朱金虎系统介绍了人工心脏行业。他强调投资前进行行业分析至少需要明晰行业空间、技术趋势、竞争格局这三个维度。

  从行业空间角度分析,人工心脏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创新方法,大量心衰病例对人工心脏存在长期稳定、有效的需求。朱金虎首先借助模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力衰竭的原理。在国内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我国心衰患者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患病率持续上升。2021年,我国心衰患者约990万人,预计2025年将超过1200万人,并在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1600万人。据此估算,2021年至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目前单例人工心脏器械售价大致为18万美元,随着普及度不断提高,人工心脏未来拥有万亿级市场。目前主流的心力衰竭治疗方式为心脏移植,存在供给有限导致排队时间过长、排异反应等问题,而人工心脏能够克服这些问题,有望替代部分心脏移植方案,成为心力衰竭的主流治疗方案,发展空间广阔。

  

  (图2 朱金虎使用心脏模型讲解产品原理)

  从技术趋势角度分析,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体外循环机、心室辅助装置,直至目前的全人工心脏和生物人工心脏几个阶段。本次投资标的SynCardia属于全人工心脏技术路线。它是一种完全替代自然心脏的人工心脏技术,通过移除患者的自然心脏,并将一个双室泵植入胸腔,与主动脉和肺动脉相连,可以在自然心脏无法恢复功能时提供完全的血液循环。

  从竞争格局角度分析,全人工心脏领域目前由美国的SynCardia和法国的Carmet主导。而国内在人工心脏领域起步较晚,从2017年开始,重庆永仁心(EVAHEART)、苏州同心(CH-VAD)和航天泰心(Heartcon)分别在中国获批上市,深圳核心(Corheart-6)正在等待获批,但这四款获批产品多为心脏辅助装置而非全人工心脏,目前朱金虎的团队正在寻求全人工心脏的国产化机会。

  

  (图3 同学们观察人工心脏样品)

  然后,朱金虎介绍了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交易模式。这是一种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也叫空白支票公司。它是一家没有业务但已上市的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用于收购其他公司。SPAC的目的是通过收购其他公司从而直接成为一家上市的公司,避免传统IPO的繁琐流程和高昂成本。 SPAC的优势在于可以为私有公司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的上市方式,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对于一些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SPAC提供了一种退出战略,这些投资公司通过将其持有的私人公司与SPAC合并,实现了将投资变现并退出的机会。

  最后,在场同学就人工心脏的竞争格局和国内医保的付费模式等方面与主讲人进行提问交流。本次讲座系统性地介绍了人工心脏这一新兴市场,以及相关投资分析的基本思路和SPAC上市模式。医疗器械与医疗保险紧密相关,朱金虎结合国内现状分析了医保在医疗器械及耗材方面政策的特点,激发同学们深入思考。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韩旭 供稿/供图;姚奕 审核)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