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学科专业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学科动态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学科动态

王跃生:G20前瞻: 世界经济如何走出长期低迷

发布时间:2016-08-22
 

再过几天,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2016年峰会就将在中国杭州举行。作为全球最重要的20个经济体最高领导人的大聚会,作为我国第一次主办的G20峰会,这次会议在中国无疑引起了格外关注。而当此全球经济疲弱依旧,又麻烦不断、横生枝节的多事之秋,本次G20峰会更是背负艰巨使命,引发全球关注。

那么,G20杭州峰会有可能就哪些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有可能取得什么共识和进展呢?可以想见,作为全球最高规格、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峰会,要讨论的自然是当前全球经济中最重大、最具有全局影响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大多不是什么新问题,在过去两年的各种峰会中已多有讨论,成果不少,分歧依旧。一些问题对各国各地区利益攸关,不能指望本次峰会就让大家放弃分歧,达成共识。但各国领袖借这一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各自立场,表达自身关切,减少以邻为壑,避免形势误判,至少可以不让形势变得更坏。

G20峰会首先要讨论的问题依然是全球经济进一步可持续性复苏问题。金融危机8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远未实质性复苏。危机和萧条旷日持久,不仅战后以来绝无仅有,在整个世界经济史上也十分罕见。为使世界经济能够尽早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持续复苏,各国领袖多次聚首,也取得了一定共识。各国都认为世界经济处于模式转型和结构重塑期,但对如何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如何确定未来的国际经济规则,并未达成一致,也没有采取多少共同行动。某些国家甚至推出以邻为壑的排他性政策,试图为一己私利遏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独霸权力,排斥改革。这就使全球经济复苏遥不可及,一再拖延。本次峰会依然会把全球经济实质性复苏作为主要议题,虽然未必能取得多少实质性进展。

如果说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话题,那么,近期经济政策协调则是短期的对策性问题。如今,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经济息息相关,牵一发动全身。这就产生了各经济体之间政策协调的问题。譬如,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几次量化宽松曾经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如今美国有可能进入加息周期,货币政策开始收紧。但各国经济复苏很不同步,多数国家包括欧元区、英国、日本、中国等金砖国家都在加码宽松,形成宏观政策背离的局面。此时,美国的过度紧缩,很可能会对各国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因此,政策协调十分重要。不仅如此,就急欲采取扩张性政策走出萧条的国家而言,如果各国都期望通过宽松政策压低汇率取得优势,只能是几败俱伤,并无实质性好处,反而会危及全球经济。显然,通过政策协调,避免宏观政策背离,避免以邻为壑两败俱伤,是G20领导人峰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避免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回潮也是本次G20峰会的一个艰巨任务。如常言所说,“大难临头各自飞”。每当世界经济发展比较顺利时,各国在经济上的合作精神与利他主义便得以发扬,而当经济发展较为困难时,为了各自利益便回归利己的本性。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困境,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保护主义和新孤立主义的潮流。WTO多哈回合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各种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各成员在开放市场和投资自由化上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做法,都是此种潮流的表现。至于英国脱欧,以及某些政治家宣称要退出WTO等等,则是保护主义走到极致的新孤立主义表现。此次G20峰会,将会重点讨论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反对保护主义等问题,这从峰会主席国中国的多次公开表态中可见端倪。当然,现有的多边体制未必是最好的,但相比起来,如果大家都效法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情况会更差。

作为一次全球性重大会议,一般不会在大会上讨论双边议题和个别问题。不过,此次会议可能例外。如果大会专门讨论英国脱欧及其经济影响问题,应该不会太令人意外。即使大会不专门讨论,各种双边和小范围的会议上也会谈及。一个不再是欧盟成员国的英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是什么样的关系?英国会是一个比欧盟更开放、更自由的经济体,还是一个更保守封闭的经济体?当各国之间不再适用欧盟的协定时,如何签订新的协定?不仅如此,英国本身与欧盟的经济关系也需要加以讨论和厘清。虽然英欧之间自有许多渠道和场合讨论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英国和欧盟主要国家都是其成员的国际组织和全球平台,对问题的讨论也许会有更广阔的视野。

在世界经济大势低迷、纷乱嘈杂的当下,G20有太多问题需要讨论。无论如何,以上问题一定是要加以重点关注的。不过,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的G20峰会,本身具有应急机制的色彩,各国之间缺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利益诉求也未必相同,使得G20峰会年年开,真正的成果并不多。当危机已经不那么迫在眉睫的时候,这一常态化的机制有可能变为一个常设性论坛。论坛固有其意义,但远非世界大国领袖兴师动众、远涉重洋的最高目的。期待G20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2016-08-21 )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