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学科专业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学科动态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学科动态

杨汝岱:4800万华侨是对外贸易宝贵财富

发布时间:2016-03-22

【按照一般的说法,全球一共有4800万华侨,这是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财富。研究初步表明,华侨网络通过降低出口国市场的不确定性程度、提供出口国市场信息等渠道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很多研究都从很多角度对其原因做了深入的探讨。基于如下几点基本观察,希望从移民网络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些初步的分析。

  首先,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都假设了一个“确定性世界”,而对经验数据的分析中,却发现了诸多企业出口动态的经验事实,但对这些事实背后的作用机制探讨非常少。其次,企业的对外贸易扩张和出口动态演变同时受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的影响,现有讨论更多从供给方因素来分析,而从目的国角度的研究还极为少见。我们认为移民网络能够降低目的市场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再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四大移民输出国,却几乎没有关于中国微观层面出口动态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成果,更缺乏从移民网络角度研究企业出口成长的成果。

  移民统计一般有两个口径。一种是按照出生地原则,即现在的国籍和出生国不同;另一种是根据血统,根据需要追溯到父辈、祖辈等。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移民澳大利亚的外国人中,中国是第二大移民来源国。美国移民署的数据同样显示,2010年,中国成为第二大新移民原籍国,华裔新移民达到220万,成为美国第二大新移民群体,占新移民总数的比例达到17%。

  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增长了128.6%,成为第四大移民输出国。如果按照血统计算原则,据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总的华侨人数有4800万。从华侨华人的祖籍看,广东籍占54%,福建籍占25%,海南籍占6%,其他省、市、自治区共占15%(其中以台湾、广西、山东、新疆、云南为主),华南地区移民人数占全国总移民的90%左右,大部分的移民来自广东省和福建省;华东地区的移民人数很少,各省的移民人数相差不大,都在120万左右。

  此外,我们根据世界银行收集的移民数据开展本项研究。该数据是现阶段最完整的动态移民数据,统计了1960、1970、1980、1990和2000年的226个国家两两之间的移民存量,统计范围包括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地区和从属国。该移民数据的统计信息来自移民目的国的人口普查数据,收集了来自230个国家的3500份普查数据。移民的统计标准是该人是不是外国出生或者成为外国公民,当目的国统计上述两种信息时,优先以是否外国出生为标准,即一个人在外国出生则将其视为移民。

  基于2000~2011年中国海关企业层面进出口数据,我们发现关于企业出口边界的非常有意义的几点经验事实。第一,平均而言,中国企业出口边界非常稳定。每个企业出口产品数量、每个企业出口市场数量中位数一直稳定在3~4个,企业—市场对的出口产品数量中位数为2个,企业—产品对的出口市场数量中位数为1个,这些指标的均值变化也非常小。第二,企业出口边界动态演变现象非常明显,与现代贸易理论“确定性世界”推断存在差异。我们从企业、企业—市场、企业产品—市场维度定义出口关系,每年新进入关系的比例分别约为25%、45%、68%,这些新进入的出口关系中,分别有18%、45%、70%的比例在第二年被淘汰,扩展边界“优胜劣汰”现象非常突出;而企业—产品—市场层面约1/3的持续在位关系出口占总额的80%,集约边界主导绝大部分出口和出口增长。

  这些事实说明,国际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的研究发现移民网络能够明显降低出口目的市场的不确定性,服务于企业的出口“试错”机制,从而显著提高在位出口关系出口额的增长率(集约边界),提高新进入出口关系的存活率(扩展边界)。我们的研究有如下两点主要结论。第一,移民网络能够明显降低出口目的市场的不确定性,服务于企业的出口“试错”机制,从而显著提高在位出口关系出口额的增长率(集约边界),提高新进入出口关系的存活率(扩展边界),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移民网络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异质性。相对于同质产品,移民网络对差异产品影响更大;相对于国有企业,移民网络对民营企业影响更大;相对于非贸易公司,移民网络对贸易公司的影响更大;相对于其他地区,移民网络对华南地区影响更大。

  按照一般的说法,全球一共有4800万华侨,这是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财富。研究初步表明,华侨网络通过降低出口国市场的不确定性程度、提供出口国市场信息等渠道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思考这一问题,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由产品输出(国际贸易)的方式逐渐向资本输出方式转变。我们可以预期,华侨网络在促进中国资本输出、提高资本输出质量等方面仍然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如何高效发挥华侨网络的作用,促进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将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 》2016年03月21日)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