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学科专业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学科动态
  • 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金融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财政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 经济史学系
    专业介绍
    学科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学科动态

李权:从苏伊士运河堵塞案看国际贸易的运输风险与供应链创新

发布时间:2021-04-21

  摘要:全球依赖航运业维持正常物品供应的事实,经苏伊士运河事件得以放大,供应链的重要性和风险管理应引起重视。

  

  作为全世界最繁忙的运河之一,全球贸易大约12%、海运15%的货船、海运石油大约30%都需通过苏伊士运河来完成。而就在上一次“长赐”号的堵塞事件结束不久,意大利的一艘油轮又因为一次引擎故障而困在运河中,苏伊士运河又面临着一次拥堵。短期来看,就苏伊士运河堵塞的后续影响,相关航运公司认为对欧洲、地中海、美东线有6~7天的影响,对于船期可能会有1~2周的影响,而后续货物积压、大量船舶塞港、拥堵可能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作为亚欧之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非常重要的一条贸易通道,苏伊士运河的堵塞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苏伊士运河上,即使是轻微延误和拥堵也会干扰货物和商品交付,影响供应链运行,“长赐”号搁浅导致长达120小时的严重拥堵,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影响。欧洲的商品因无法接收到来自亚洲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被迫延迟制造,而空的集装箱也无法返回亚洲再次装运。世界保险业巨头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估计苏伊士运河航运中断为国际贸易带来的损失约为每周60亿至100亿美元,且苏伊士运河每中断一周,全球贸易增长就可能减少0.2个至0.4个百分点。

  

  两次堵塞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苏伊士运河的管控敲响了警钟。短短时间内出现连续两次船只堵塞,与苏伊士运河本身的特殊情况有关。一方面,苏伊士运河地处红海与地中海之间,海上的天气变化非常频繁,前一秒可能万里晴空,下一秒就骤降暴雨。与此同时,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很多都是大型的运输船只,在运输的过程中,受限于自身的吨位,即使出现什么特殊的故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救援,这也给苏伊士运河的抢修和维护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根据“长赐”号船长的声明,由于他一直遵守运输中的“零腐败政策”,拒绝向引船员赠送香烟,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运河堵塞事件,不仅给世界的贸易往来造成了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海运在传统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因为其成本相对低廉、规则比较成熟。有专家的分析指出,堵塞事件将会成为运河费涨价的一个契机,而运河费的提高,也将会增大相关物流贸易由苏伊士运河经过的运输成本,这也将会给海运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事实上,“长赐”号堵塞运河的事件后,就有大量的关于中国的中欧班列相关物流公司询问信息,这也充分说明,在目前各种运输条件以及存储技术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海运将不会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实践中,“一带一路”、陆海新通道等建设加快,推动了以中欧班列为主的铁路运输提速发展,铁路提单已进入实际运营。当前铁路提单的应用比较有限,还需要推动陆上贸易规则上升为国际标准,推进铁路提单与铁路运单协同运作,构建国际陆上贸易通关、多式联运等规则,建立保险、金融等风险防控体系,探索形成诉讼、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不断完善陆上贸易制度。

  

  4月8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前两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剔除旅行服务,服务进出口增长21.1%,其中出口增长29.1%,进口增长12.4%,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最快的领域是运输,增幅达到了93.9%。中国运输服务方面的实力为推动国际规则体系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在疫情冲击下已经显现出脆弱性,复苏面临瓶颈,此次苏伊士运河堵塞让这一供应链问题更加凸显。全球依赖航运业维持正常物品供应的事实,经苏伊士运河事件得以放大,供应链的重要性和风险管理应引起重视。

  

  2018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在全国确定了55个试点城市和258家试点企业。近日商务部等8个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促进我国供应链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着力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体系。

  

  当前,中国正经历从“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转型,中国对外开放模式的框架理念将更加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国全方位的共进,助力全球治理的完善。商务部近期对2万多家外贸企业问卷调查来看,2021年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存在疫情不确定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国际环境复杂性等风险,海运运价在高位徘徊、运力不足,影响企业的接单。

  

  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从运输风险的角度对运输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和供应链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这也是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促进外贸稳中提质的重要举措,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

  2021年4月19日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