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计量、金融与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7教室举行。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王遐昕助理教授作为演讲嘉宾,以“理解瞒报行为:中国房产交易税阈值的影响”(Understanding Misreporting: Responses to a Housing Transaction Tax Notch in China) 为题,为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及其他院系二十多位师生作了学术报告。国家发展研究院雷晓燕教授、沈艳教授、张俊妮副教授、孙振庭助理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胡博助理教授,经济学院王熙助理教授参与了本次工作坊。

首先,王遐昕介绍了研究主题和模型设定。在中国,对于二手房交易,其价格一旦高于某个阈值,就会按所报告的房屋交易价格征收交易税。因此,当房价接近或略微超过该临界值时,中介公司有激励瞒报二手房成交价格以避免交税。在模型设定方面,中介公司需要选择最优报告价格,在税收节约和造假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取舍,以获得最小化成本。模型的理论结果为,二手房市场呈现一个独特的三段报告模式:当实际售价较低时,二手房销量与报告价格相同。实际售价在阈值附近但并不太高时,售价高于阈值的二手房会瞒报价格至阈值。实际售价较高时,二手房销价格重新正比于报告价格,瞒报数额固定。
随后,王遐昕展示了实证结果并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上海房地产中介公司与上海房管局,包括二手房交易的真实交易价格、报告价格、贷款、面积、位置等变量。通过分位数图判断,房屋报告价格分布在阈值附近有明显突起,并且呈现出显著的三段虚假报告特性。论文采用DID分析方法检验税率变动对虚假报告的影响,发现税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减少3.5%到14.9%的价格误报,逃税总额减少11.1%到13.7%。
与会的教师和学生在报告进行过程中与主讲人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并对该研究的数据收集,假定方面积极探讨。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学术交流工作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王遐昕,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收、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应用微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他于2018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